



時間:2021-11-09 16:03:07 ??來源:本站 ??超級管理員?? 點擊: |
產業集群,從定義上是指在特定區域中,地理上相鄰,具有競爭與合作的關系,相互關聯的企業、供應商及其他相關機構等組成的群體。其核心就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產業的高度集中,這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綜合成本(包括生產成本、交換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企業個體和產業整體的市場競爭力。
一個產業為什么能集聚到一起?為什么需要集聚到一起?原因很簡單,要么是這種集聚能降低成本,要么是這種集聚能提高需求,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印刷業,在都市工業中,有著更明顯的關聯性,因此就更容易集聚,這符合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產業就會遵循著特定的軌跡,在主要一線城市的周邊逐步地布局,最終形成集群。產業集群對區域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重點是通過以下方面進行生產力要素的合理配置。
一是資源集聚效應。產業集群具有專業化的特征,其成員企業包括上游的原輔材料、機械設備和服務等專業供應商,下游的客戶,向側面延伸到互補產品的制造商,或由于共同投入培訓技能和技術而相關聯的公司,以及專門的基礎設施供應者(如各種印刷園區)。因此,同一個產業的企業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夠更容易地獲得配套的產品、服務、人力資源、綜合信息等,這些都使集群內的企業能以更高的生產率去從事生產或服務,有利于其獲得相對于集群外的企業更大的比較優勢。
二是分工效應。產業集群中的內生需求為每個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外部規模經濟。
集群內的企業可以通過向外分解或從外吸收,完成一部分的額外任務,或者可以節省生產成本,或者可以降低設備閑置率,并且使得生產變得更加專業化。“分工”本身也是綠色生產的一種重要形式,而且是通過分工組織的方式減少了大量重復的設備投資。
三是空間交易成本的節約。空間交易成本包括運輸成本、信息成本、合約的談判成本與執行成本。集群內的企業地理鄰近,信息流動相對更快,不僅可以節省彼此交易中的運輸成本和庫存成本,降低半成品物流和庫存損耗,大量資源(例如燃料、人力、道路等)由此得以節約,而且容易在企業間建立信譽機制,形成相互依賴的、充滿活力和靈活性的正式與非正式關系,構成柔性生產綜合體。
四是學習與創新效應。產業集群是培育企業學習與創新能力的溫床。企業之間彼此接近,會受到競爭的隱形壓力,迫使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一家企業的知識很容易通過非正式的交流外溢到區內的其他企業,帶動產業發展,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
此外,產業集群中的創業者更容易發現產品或服務的缺口,受到啟發從而建立新的企業。再加上產業集聚區域的進入障礙低于其他地區,所需要的設備、技術、員工甚至合伙人幾乎都能在區域內解決,因而開辦新的企業要比其他地區容易得多。
五是競爭與合作效應。同業的聚集導致更多的顯性和隱性競爭,為企業帶來了壓力,但是不斷的比較也產生了不斷的激勵。競爭對手的存在,迫使企業不斷主動或被動地降低成本,改進產品及服務,提高員工福利,開展各種變革(包括綠色生產)。同時,激烈的競爭和不斷細化的分工也促使產業鏈上的企業之間加強了合作,產生協同效應(包括形成綠色共識),將提高整體的效率和競爭力。
六是品牌與廣告效應。在持久競爭的過程中,中小企業的集群可以通過統一促銷、規范標準、認同專項技術、推廣共同商標、共享集群信譽等“集群效應”謀取單個中小企業很難具有的差異化優勢。
七是協同與溢出效應。通過對專業性服務機構的共享以及知識的溢出與擴散,集群內每個企業既是利益的締造者,更是受益者。